---------------------------------------------------------------
莫札特與海頓 , 貝多芬並稱為維也納古典樂派三大作曲家 .
1756 年 1月 27 日出生於奧地利薩爾茲堡 , 莫札特在1791年12月5日去世於維也納。享年34歲。
這首作品和貝多芬選自劇樂「雅典廢墟」中的土耳其進行曲齊名,但此曲的原作是鋼琴奏鳴曲,貝多芬的原曲是管弦樂曲。這首用普通舞曲形式作成的進行曲,和一般的進行曲相異,只有強調出純樸的節奏而已,而不像主題那樣採用東方的節奏或旋律,曲子完全有異國風質樸的野性美。
一七七八年六月,莫差爾特在巴黎譜寫的「A大調第十一號鋼琴奏鳴曲」 ,是一首非常有名的作品。而此曲的第三樂章指示為「土耳其風」,後來經常被單獨演奏,並俗稱為「土耳其進行曲」。
在他的時代,鋼琴這種樂器正在興起,取代了大鍵琴的地位,也因此莫札特為鋼琴創作了許多的樂曲,雖然那個時代的鋼琴是一種音量遠弱於現代鋼琴的古老樂器,但是其音色特質卻是與現代鋼琴相近的。
在莫札特總數達十七首的鋼琴奏鳴曲中,這首被標為第十一號的奏鳴曲因為這個土耳其進行曲的樂章則廣受歡迎。一般認為這首曲子應該是在一七八三年所寫,也就是奧地利軍隊擊潰奧圖曼帝國一百年紀念日時所寫。當然,採用土耳其風格寫作,也是莫札特呼應當時流行樂風的作法。此曲的第一樂章以A大調寫成,第三樂章則以關係小調A小調開始。中間的第二主題轉成A大調,即是眾人熟悉的土耳其軍號風。
十八世紀,土耳其的國勢盛極一時,土耳其的國王每次到歐洲出遊時,都帶著他們獨特軍樂對,樂隊敲響著鐘或鼓向前行進,因此各國的軍樂對也開始仿效他們,土而其進行曲便風行了起來。因此歐陸各國競相聘請他們的軍樂師做為他們軍樂隊的教師。吹奏著笛子打著鼓,外加珍奇的土耳其樂器,土耳其軍樂隊那種充滿異國情調及東方色彩的樂風,大受歐陸民眾所欣賞。
此首土耳其進行曲是莫札特的第十一號鋼琴奏鳴曲,A大調,K三三一,這首樂曲雖然名為奏鳴曲,但樂曲構造卻全無奏鳴曲型式的風格,因其最後一個樂章標示「土耳其風」,因而有了這個名稱。
一七七八年,二十二歲的莫札特離開故鄉薩爾斯堡,到曼海姆小住時,與宮廷教堂歌手的女兒雅洛西亞‧韋伯相戀,並為她做了曲子「女高音的敘唱與詠唱」,可是在父親的反對下,不得不與母親移居巴黎,不料母親竟在巴黎染病去世。此時期所作之土耳其進行曲,一般認為是欲贈送雅洛西亞的小夜曲,也或許是安慰病床上母親的搖籃曲,總之是藉著奏鳴曲之名所作具有法國風的優雅組曲。
第三樂章是類似迴旋曲式的架構?因為要成立迴旋曲的條件必須是:有一個主題與若干個副題旋律交錯出現,其中主題出現三次以上,副題出現兩次以上,形成五個以上對等的部份。但是這裡的第三樂章,土耳其風的主題(B)出現兩次,進行曲的主題(A)出現三次,末尾還附有一個尾奏(Coda),所以就架構組成上是:B-A-C-A-B-A-Coda,則進行曲風的主題應為主部,而土耳其風的主題則成為副部,副部出現於主部之前,並插入新發展的C樂段,最後還有尾奏,是一種近似迴旋曲式的架構。隨著土耳其主題的再現與反覆為此樂章一開始的氣氛,經營出異國的情調,也為此贏得「土耳其進行曲」的稱號。
在莫札特使用土耳其題材於此樂章之前,貝多芬就曾經寫過一首B大調的「土耳其進行曲」,所不同的是,莫札特加入性格分明的進行曲旋律,強化耳土其軍隊饒勇善戰的特性,並以A大調與a小調的巧妙轉換,不僅讓主題特性有更漂亮的呈現,也成為KV 331樂曲的特徵。
在網路偶然發現李雲迪和周杰倫居然曾合奏過〈土耳其進行曲〉,真是令人驚訝。論琴藝,兩人當然有差;但論及跨界的趣味性,的確頗值一觀。
http://tintin.asialife.com.tw/media/yundi.wmv
若想聽聽midi音樂,底下網站是不錯的選擇,趕快去聽聽看。
http://www.nknu.edu.tw/~chin/aoimg/KV331.mid
本篇文章部份內容來自下列網址:
http://www.yies.ilc.edu.tw/musicjoy/musicer/mozart-plugin2.htm
http://w3.csmu.edu.tw/~club02/story/7.htm
http://blog.xuite.net/gxkitty/01/4191120
http://cdhi.audionet.com.tw/title/mozart/mozpiso11.htm
留言列表